四支不常宁释义


【四支】四肢。《易·坤》:“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於四支,发於事业,美之至也。”孔颖达疏:“四支,犹人手足,比於四方物务也。”唐陆龟蒙《和新秋即事三首韵》:“愁寻冷落惊双鬢,病得清凉减四支。”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嫦娥》:“四支已冰,焉有生理!”鲁迅《坟·我之节烈观》:“虽然是他发声,却和四支五官神经内脏都有关系。”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常宁】1.长期安宁。《书·盘庚上》:“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寧。”汉王粲《从军诗》:“日月不安处,人谁获常寧。”2.汉宫殿名。《文选·班固<西都赋>》:“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合欢、增城、安处、常寧。”吕延济注:“合欢而下,并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