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塞称天府释义


【四塞】1.指四方屏藩之国。《礼记·明堂位》:“四塞,世告至。”郑玄注:“四塞,谓夷服、镇服、蕃服在四方为蔽塞者。”《敦煌曲子词·洞仙歌》:“愿四塞来朝明帝,令戎客休施流浪。”2.指四境皆有天险,可作屏障。《战国策·齐策一》:“齐南有泰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鲍彪注:“四面有山关之固,故曰四塞之国也。”汉班固《东都赋》:“且夫僻界西戎,险阻四塞,脩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明王錂《春芜记·宸游》:“你看千峯岳峙,万井云屯,南接苍梧,北连陘塞,真可称四塞之国矣。”3.指四方边塞,边境。《

【天府】1.《周礼·春官·天府》:“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原为周官名,掌祖庙之守藏,后因称朝廷藏物之府库为天府。《荀子·大略》:“不知而问尧舜,无有而求天府。”《南齐书·顾欣传》:“徵赋有增于往,天府尤贫于昔。”《新唐书·牛僧孺传》:“荒财耗力且百万,终不得范阳尺帛斗粟入天府。”《清史稿·食货志一》:“道咸以降……天府太仓之蓄,一旦荡然。”2.谓土地肥沃、物产富饶之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晋书·袁乔传》:“蜀土富实号称天府,昔诸葛武侯欲以抗衡中国。”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