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竹切,音叔。倏忽。又犬走疾也。 下从犬。俗作倐,从火,非。
【觖】《唐韻》《集韻》《韻會》古穴切,音決。《玉篇》觖望,猶怨望也。《史記·荆燕世家》獨此尚觖望。《註》薛瓚曰:謂相觖而怨望。如淳曰:觖與辭別之訣同。臣謂觖者,缺也。觖望,不滿所望而怨耳。《淮南子·繆稱訓》禹無廢功,無廢財,自視猶觖如也。《註》觖,不滿也。《增韻》與訣通。又摘觖,挑發也。《前漢·孫寶傳》故欲摘觖以揚我惡。《韻會》與抉通。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窺瑞切,窺去聲。義同。又《廣韻》望也。《後漢·李通傳論》以觖一切之功。《註》觖,望也。李賢讀。又《集韻》遣爾切,音企。《史記·盧綰傳》爲羣臣觖望
【今】《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吟切,音金。《說文》是時也。《廣韻》對古之稱。《詩·召南》迨其今兮。《毛傳》今,急辭也。《朱傳》今,今日也。不待吉也。又《圓覺經》無起無滅,無去來今。《註》謂過去見在未來三世。又《韻補》叶居靑切,音京。《詩·周頌》有椒其馨,胡考之寧。匪且有且,匪今斯今。又叶居良切,音姜。《易林》庭爎夜明,追古傷今。陽弱不制,隂雄坐房。 从亼會意。,古文及字。巳往爲古,逮及爲今。
【大壮】《易》六十四卦之一。即乾下震上。为阳刚盛长之象。《易·大壮》:“大壮,利贞。”孔颖达疏:“壮者,强盛之名。以阳称大,阳长既多,是大者盛壮,故曰大壮。”2.《易·繫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大壮》上震下乾。震为雷,乾为天(古人认为天形似圆盖),其卦象为上有雷雨,下有御雨之圆盖。故云创建宫室、以避风雨,取象于《大壮》。后用为建筑宫室之典。晋左思《魏都赋》:“思重爻,摹《大壮》。”前蜀杜光庭《谢恩宣示修丈人观殿功毕表》:“俄成《大壮》之功,克致齐天之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