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方感漂泊释义


【殊方】的方法、方向或旨趣。《文子·自然》:“三皇五帝,法籍殊方,其得民心一也。”《汉书·董仲舒传》:“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汉书·艺文志》:“时君世主,好恶殊方。”2.远方,异域。汉班固《西都赋》:“踰崑崙,越巨海,殊方异类,至於三万里。”唐王维《晓行巴峡》诗:“人作殊方语,鶯为旧国声。”孙中山《上李鸿章书》:“集殊方之货实,聚列国之商氓。”

【感】〔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古禫切,甘上聲。《廣韻》動也。从心咸聲。《增韻》格也,觸也。《易·咸卦》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又《字彙補》戸坎切。與撼通。《詩·召南》無感我帨兮。又《集韻》《正韻》胡紺切。與憾通。恨也。《左傳·昭十一年》唯蔡於感。 咸有感義,故感字从咸。

【漂泊】或停泊。《太平广记》卷四○五引唐薛用弱《集异记·嘉陵江巨木》:“江之滸有乌阳巨木,长百餘尺,围将半焉,漂泊摇撼於江波者久矣,而莫知奚自。”明徐榜《济南纪政·杨化记》:“适有死人漂泊于氏之屋畔,众人视之,乃杨化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生北归,復经洞庭,大风覆舟。幸扳一竹簏,漂泊终夜,絓木而止。”《人民日报》1970.3.28:“战艇在原地漂泊。”2.比喻行踪不定,居无定所或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序:“下亭漂泊,高桥羈旅;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追为此赋,聊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