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石】亦作“潄石”。1.冲刷岩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沁水》:“其水沿波潄石,漰涧八丈,环涛轂转,西南流入於沁水。”2.谓闲居;隐居。明徐霖《绣襦记·却婚受仆》:“枕流漱石乐閒居。无梦到彤闈。”清顾炎武《复迟明府书》:“自从壮岁,便絶意于乘轩,况此暮年,益耽情于潄石。”参见“漱石枕流”。
【漱流】亦作“潄流”。谓以流水漱口。形容隐居生活。《三国志·蜀志·彭羕传》:“伏见处士緜竹秦宓,膺山甫之德,履雋生之直,枕石漱流,吟咏緼袍,偃息於仁义之途,恬惔於浩然之域。”晋陆云《逸民赋》:“杖短策而遂往兮,乃枕石而漱流。”唐李山甫《山下残夏偶作》诗:“自许红尘外,云溪好漱流。”明陆采《明珠记·访侠》:“争如老夫枕石潄流,快活在山中度日。”
【俱】《唐韻》舉朱切《集韻》《韻會》恭于切,音拘。皆也。《孟子》父母俱存。又偕也,具也。《莊子·天運篇》道可載而與之俱也。《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適周,魯君與之一乗車,兩馬,一豎子俱。又姓。南凉將軍俱延,唐江州監軍俱文珍。
【可意】意。《汉书·陈汤传》:“武帝时,工杨光以所作数可意,自致将作大匠。”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二折:“且将箇採芝女权休恠,只问那可意人安在哉!”《白雪遗音·马头调·细细雨儿》:“可意的人儿,不曾在家。”叶圣陶《倪焕之》二二:“想着暮年别子,留下个不可意的媳妇在身边,感到一种特殊的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