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常常。《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袁盎虽家居,景帝时时使人问筹策。”唐李咸用《题刘处士居》诗:“溪鸟时时窥户牖,山云往往宿庭除。”杨朔《潼关之夜》:“河水在暗夜里闪动着黑亮的波光,时时还有一点两点潮湿的渔火浮动在水面上。”
【风度】1.指人的言谈举止和仪态。《后汉书·窦融传论》:“尝独详味此子之风度,虽经国之术无足多谈,而进退之礼良可言矣。”《宋史·儒林传五·胡安国》:“然风度凝远,萧然尘表。”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阳士人》:“音声靡靡,风度狎褻。士人摇惑,若不自禁。”魏巍《挤垮它》:“他浑身上下都很清洁、整齐,保持着军人的习惯和风度。”2.特指美好的举止姿态。《魏书·穆亮传》:“羆弟亮,字幼辅,初字老生,早有风度。”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十五:“文采同志正如他的名字一样,生得颇有风度。”3.气概,器量。南朝宋颜延之《庭诰文》:“
【杨花】絮。北周庾信《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囀,二月杨花满路飞。”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宋陈偕《满庭芳·送春》词:“榆荚抛钱,桃英胎子,杨花已送春归。”《西湖佳话·六桥才迹》:“杨花若不沾泥去,尚可随花落绣裀。”曹禺《王昭君》第一幕:“你看,柳絮!杨花!多么轻的杨花呀!”典
【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臥切,戈去聲。《玉篇》度也,越也。《正韻》超也。《易·繫辭》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禮·檀弓》過之者,俯而就之。《史記·贾生傳》自以爲過之,今不及也。又過失也。《書·大禹謨》宥過無大。《註》過者,不識而誤犯也。《前漢·文帝紀》俱去細過,偕歸大道。又罪愆也。《周禮·天官·大宰》八柄,八曰誅,以馭其過。又責也。《史記·項羽紀》聞大王有意督過之。又卦名。易大過,小過。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禾切,音戈。《廣韻》經也。《書·禹貢》東過洛汭,北過洚水。又過所也。《釋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