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裴骃集解引苏林曰:“十二,得十中之二。”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贾公彦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颜师古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南朝齐王融《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典
【中月】一月。《仪礼·士虞礼》:“又朞而大祥曰荐,此祥事。中月而禫。”郑玄注:“中,犹间也;禫,祭名也。与大祥间一月,自丧至此二十七月。”《北史·隋文帝纪》:“依《礼》十三月而祥,中月而禫,庶以合圣人之意,达人子之心。”2.当空的明月。南朝齐谢朓《奉和随王殿下》之四:“云阴满地榭,中月悬高城。”
【自明】。《楚辞·九章·惜诵》:“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史记·万石张叔列传》:“人或毁曰:‘不疑状貌甚美,然独无柰其善盗嫂何也!’不疑闻,曰:‘我乃无兄。’然终不自明也。”《汉书·外戚传上·孝武卫皇后》:“卫后立三十八年,遭巫蛊事起,江充为姦,太子惧不能自明,遂与皇后共诛充,发兵,兵败,太子亡走。”三国魏曹操《述志令》:“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宋王安石《再辞同修起居注状》之五:“若令言者谓臣要君以伪,臣诚无辞可以自明。”2.自然明白。宋王安石《不诂自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