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咽哕若有谓释义


【声音】1.指由物体振动而发生的声波通过听觉所产生的印象。《礼记·乐记》:“乐必发於声音,形於动静,人之道也。”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诗之七:“声音哀苦鸣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髠。”清李渔《巧团圆·默订》:“你看卧房门啟,想是曹小姐听见声音,知道小生在此,又出来探望了。”沈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若在四月落了点小雨,山地里田塍上各处全是蟋蟀声音,真使人心花怒放。”2.古指音乐、诗歌。《礼记·乐记》:“声音之通,与政通矣。”晋葛洪《抱朴子·勖学》:“沉鳞可动之以声音,机石可感之以精诚。”唐

【咽哕】奏的悲啼声。唐司空曙《杜鹃行》:“声音咽噦若有谓,号啼略与婴儿同。口乾垂血转迫促,似欲上诉於苍穹。”典

【若】〔古文〕《唐韻》而灼切《集韻》《韻會》《正韻》日灼切,音弱。《說文》若,擇菜也。又《玉篇》杜若,香草。《楚辭·九歌》采芳洲兮杜若。《夢溪筆談》杜若,卽今之高良薑。又順也。《書·堯典》欽若昊天。《傳》敬順也。《詩·小雅》曾孫是若。又汝也。《儀禮·士昏禮》勗帥以敬先妣之嗣,若則有常。《晉語》晉文公謂勃鞮曰:爾爲惠公從余于渭濵,命曰三日,若宿而至。又如也。《書·盤庚》若網在綱。又乃也。《周語》必有忍也,若能有濟也。又語辭。《儀禮·士相見禮》君若降送之,則不敢顧。《疏》若者,不定之辭也。又《前漢·武帝紀》民年九十

【有谓】1.有言。《庄子·齐物论》:“今我则已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成玄英疏:“谓,言也。”2.谓有话要说。唐杜甫《杜鹃行》:“声音咽噦若有谓,号啼略与婴儿同。”3.有原因;有用意。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于司空頔因韦太尉奉圣乐,亦撰顺圣乐以进。每宴必使奏之。其曲将半,行缀皆伏,独一卒舞于其中。幕客韦綬笑曰:‘何用穷兵独舞?’言虽詼谐,一时亦有谓也。”唐许彬《经李翰林庐山屏风迭所居》诗:“深居应有谓,济代岂无才!”宋周密《齐东野语·二李省诗》:“二公皆以文名一时,而律赋非所长。乡人侯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