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徒希匠化释义


【生徒】1.学生;门徒。《后汉书·马融传》:“﹝融﹞常坐高堂,施絳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宋欧阳修《举留胡瑗管勾太学状》:“然臣等窃见国家自置太学十数年间,生徒日盛,常至三四百人。”金元好问《<十七史蒙求>序》:“教授生徒,必使知己之所知,能己之所能。”郭沫若《盲肠炎·一个伟大的教训》:“我自己对于经济的智识,原不过是一个初等小学的生徒,我的见解当然是不能作数。”2.唐代科举取士制度之一。《新唐书·选举志上》:“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天子自詔

【希】〔古文〕《廣韻》香衣切《集韻》《韻會》香依切,音晞。《集韻》寡也。《爾雅·釋詁》罕也。《疏》少之稱也。《書·堯典》鳥獸希革。《傳》夏時鳥獸毛羽,希少改易。《論語》希不失矣。又《廣韻》望也。《後漢·黨錮傳》海內希世之流,遂共相標榜。《註》希,望也。又《廣韻》止也,散也,施也。又《揚子·方言》希,鑠摩也。燕齊摩鋁謂之希。又《史記·三皇紀》女媧氏有神聖德,代宓犧立,號曰女希氏。又姓。《三輔決錄》有希海,字子江。又《正韻》與黹同。《周禮·春官·司服》祭社稷五祀,則希冕。《疏》鄭讀希爲黹。

【化】〔古文〕《唐韻》《正韻》呼霸切《集韻》《韻會》火跨切,花去聲。《說文》化,敎行也。《增韻》凡以道業誨人謂之敎。躬行于上,風動于下,謂之化。《老子·道德經》我無爲而民自化。又以德化民曰化。《禮·樂記》化民成俗。又《韻會》天地隂陽運行,自有而無,自無而有,萬物生息則爲化。又泛言攺易,亦曰變化。《易·繫辭》擬議以成其變化。又貨賄貿易曰化。《書·益稷》懋遷有無化居。又革物曰化。《周禮·春官·大宗伯》合天地之化。《註》能生非類曰化。《疏》鳩化爲鷹之類。皆身在而心化。若化爲鴽,雀化爲蛤蜃之等,皆據身亦化,故云能生非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