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家】1.山野人家。《南史·贼臣传·侯景》:“山家小儿果攘背,太极殿前作虎视。”唐杜甫《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茅屋》诗之二:“山家蒸栗暖,野饭射麋新。”明高启《一剪梅·闲居》词:“竹门茅屋槿篱笆,道似田家,又似山家。”清唐孙华《夏日园居杂咏》之三:“芳枳疎藤插架斜,居然风物似山家。”2.隐士。宋梅尧臣《九华隐士居陈生寄松管笔》诗:“一获山家赠,令吾媿汝曹。”清张尔岐《蒿庵闲话》卷一:“又古人名刺,相见后亦还之。魏野留富郑公名刺,作山家之宝,亦以郑公故,非通例也。”魏野,见《宋史·隐逸传上》。3.泛指僧道者流。明郎瑛
【风味】美味。亦指一地特有之食品口味。《晋书·王彬传》:“彬为人朴素方直,乏风味之好,虽居显贵,常布衣蔬食。”南朝梁刘孝标《送橘启》:“南中橙甘,青鸟所食。始霜之旦採之,风味照座,劈之,香雾噀人。”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冬日田园杂兴之七》诗:“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秦牧《艺海拾贝·“果王”的美号》:“被各地人们推许为雄踞首席的果子,当然味道不可能是酸的涩的。它们一般都很甜美,但是风味却仍然是各具一格的。”2.风度;风采。《宋书·自序传》:“﹝伯玉﹞温雅有风味,和而能辨,与人共事,皆为深交。”唐韩愈《
【似】〔古文〕《唐韻》詳里切《集韻》《韻會》象齒切《正韻》詳子切,音巳。肖也。《爾雅·釋草》綸似綸,組似組,東海有之。帛似帛,布似布,華山有之。《疏》以其所似,名其草也。又嗣也。《詩·周頌》以似以續。又况也,奉也。《賈島詩》今日把似君,誰有不平事。又《正韻》相吏切,音寺。義同。又《韻補》叶養里切,音以。《詩·大雅》無曰余小子,召公是似。叶下祉。《賈誼·旱雲賦》運淸濁之澒洞兮,正重沓而起。嵬隆崇以崔巍兮,時彷彿而有似。
【僧家】,和尚。唐崔峒《题崇福寺禅师院》诗:“僧家竞何事,扫地与焚香。”《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色中饿鬼是僧家,尼扮繇来不较差。”《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就是我们僧家赚个几百钱香钱,也化的是十方施主的,没化你的!”2.指僧院。唐韩愈《题秀禅师房》诗:“桥夹水松行百步,竹牀莞席到僧家。”唐白居易《僧院花》诗:“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