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跻攀取意行释义


【上下】和低处;上面和下面。《孟子·告子上》:“孟子曰:‘水信无分於东西,无分於上下乎?’”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老残游记》第二回:“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实在奇絶。”2.指天地。《楚辞·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后汉书·陈宠传》:“方今圣德充塞,假于上下。”李贤注:“上下,天地也。”《南史·宋武帝少帝纪论》:“宋武地非齐晋,众无一旅,曾不浹旬,夷凶剪暴,诛内清外,功格上下。”鲁迅《坟·人之历

【跻攀】亦作“躋扳”。犹攀登。唐杜甫《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清晨陪躋攀,傲睨俯峭壁。”宋刘克庄《沁园春·送孙季藩吊方漕西归》词:“儘缘云鸟道,躋攀絶顶。”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一·长白山》:“云雾开散,长白山歷歷分明,臣等不胜骇异。又正值一路,可以躋攀。”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捐科分》:“独癸巳诸君,躋扳尺寸,竭蹶终身。”

【取意】犹随意。南唐尉迟偓《中朝故事》:“上又詔重修安国寺,毕,亲降车輦,以设大斋。乃十二撞新鐘,捨钱一万贯,令诸大臣各取意击之。”2.采取其意。吴晗《朱元璋传》第三章一:“﹝徐寿辉﹞以蕲水为都城,取意于西方净土莲台,号为莲台省。”典

【行】《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又《廣韻》適也,往也,去也。又《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又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又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又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