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又《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又《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又《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又姓。明三成志。又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又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
【吴】俗吳字。《吳志·薛綜傳》無口爲天,有口爲吴。《正字通》此借字形爲諧語,非吴字本義。《正韻》吳字註亦作吴,非。(吳)〔古文〕《唐韻》午胡切《集韻》《韻會》《正韻》訛胡切,音吾。國名。《史記·吳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荆蠻,自號句吳。《註》宋衷曰:句吳,太伯始所居地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秦置,高帝六年爲荆國,十二年,更名吳。 亦縣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吳縣。又《說文》郡也。《後漢·郡國志》吳郡,順帝分會稽置。《韻會》吳郡、吳興、丹陽爲三吳。《正字通》水經以吳興、吳郡、會稽爲三吳。指掌圖以蘇、常、湖爲三吳,其
【佳致】1.优美高雅的情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浩﹞作数百语,既有佳致,兼辞条丰蔚,甚足以动心骇听。”《陈书·孝行传·谢贞》:“八岁,尝为《春日闲居》五言诗,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何水部、柳吴兴篇法不足,时时造佳致。”2.美好的景致。宋柳永《剔银灯》词:“如斯佳致,早晚是、读书天气。”元施惠《幽闺记·少不知愁》:“好景须欢会,四时不负佳致。”
【悦】《廣韻》弋雪切《集韻》《韻會》欲雪切,音閱。《爾雅·釋詁》樂也。又服也。《韻會》喜也。又姓。《後燕錄》有悅綰。又或作說。《易·益卦》民說無疆。《兌卦》說以先民。《論語》不亦說乎。《毛氏曰》古與論說字通用。後人作悅字。以別之。 亦作兌。《禮·學記》兌命曰:念終始典于學。
【高情】1.高隐超然物外之情。晋孙绰《游天台山赋》:“释域中之常恋,畅超然之高情。”唐方干《许员外新阳别业》诗:“莫恣高情求逸思,须防急詔用长材。”宋梅尧臣《过山阳水陆院智洪上人房》诗:“遗墨悲苏倩,高情想遁林。”朱东润校:“遁林,诸本皆作‘遁’。冒广生校作‘道’。”按,道林,支道林,晋时高僧。明李东阳《不寐》诗:“闭门索古义,著书见高情。着鞭让祖生,割席效管寧。从此毕餘生,垂休俟千龄。”2.高尚的情怀;高雅的情致。唐杨炯《为薛令祭刘少监文》:“良辰美景,必躬於乐事;茂林脩竹,每协於高情。”宋曾巩《东轩小饮呈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