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又《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又《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又《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又姓。明三成志。又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又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
【脚】《廣韻》居勺切《集韻》訖約切,音蹻。《說文》脛也。《釋名》脚,却也。以其坐時却在後也。《詩·小雅·旣微且尰釋文》尰,脚脛也。《山海經》長股之國,在雄常北,被髮。一曰長脚。(腳)《唐韻》居勺切《集韻》《韻會》訖約切,音蹻。《說文》脛也。或作脚。《釋名》却也。以其坐時卻在後也。《荀子·正論篇》詈侮捽搏,捶笞臏腳。又以足蹂物曰腳。《司馬相如·子虛賦》射麋腳麟。《註》郭璞曰:腳掎足。《文選·李善註》腳,謂持其麟也。
【猢狲】猕猴的一种,身上有密毛,生活在我国北方山林中。亦泛称猴子。唐黄幡绰《嘲刘文树》诗:“文树面孔不似猢猻,猢猻面孔强似文树。”宋杨万里《无题》诗:“坐看猢猻上树头,旁人只恐堕深沟。”《说岳全传》第七八回:“这普风失了禪杖,就似猢猻没棒弄了,心慌意乱,驾起金光要走。”
【差异】1.差别,不同。《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整像为兵,能守义执节,子弟宜有差异。”唐元稹《进西北边图状》:“诸家所进河陇图,勘验皆有差异。”鲁迅《三闲集·在钟楼上》:“倘说中国是一幅画出的不类人间的图,则各省的图样实无不同,差异的只在所用的颜色。”毛泽东《矛盾论》:“世界上的每一差异中就已经包含着矛盾,差异就是矛盾。”2.奇异,反常。《朱子语类》卷七二:“世间自有这般差异的事。”明刘基《二鬼》诗:“忽然宇宙变差异,六月落雪冰天逵。”
【猴】《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溝切,音侯。《說文》本作,夒也。从犬,矦聲。《廣韻》獼猴,猱也。《埤雅》猴善,其字从侯。白虎通曰:侯,也。楚人謂之沐猴。舊說此獸無,以行消食。猨之德靜以緩,猴之德躁以囂。《史記·項羽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又果名。《西京雜記》上林苑初修,羣臣各獻名果。查有三種,內有猴查。梅有七種,內有猴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