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边烽火又惊秋释义


【三边】匈奴、南越、朝鲜。《史记·律书》:“高祖有天下,三边外畔。”2.指东、西、北边陲。《后汉书·杨震传》:“羌虏钞掠,三边震扰。”《资治通鉴·汉安帝延光二年》引此文,胡三省注云:“三边,东、西、北也。”3.明时指延绥、甘肃、宁夏三地区。《明史·宪宗纪一》:“﹝成化十年正月﹞癸卯,王越总制延绥、甘肃、寧夏三边,驻固原。”4.原安边及定边、靖边三县的合称。抗日战争时期为陕甘宁边区的行政分区,简称三边。毛泽东《组织起来》:“我希望你们回到关中去,回到陇东去,回到三边去……领导人民,领导群众,把工作做得更好。”5.泛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史记·周本纪》:“有寇至,则举烽火。”《史记·廉颇蔺相如传》:“日击数牛饗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閒谍,厚遇战士。”《三国志·魏志·陈泰传》:“遂进军高城岭,潜行,夜至狄道东南高山上,多举烽火,鸣鼓角。”《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因要取褒姒一笑,向驪山之上,把与诸侯为号的烽火烧起来。”2.指战争、战乱。唐杜甫《春望》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清史稿·张煌言传》:“十一年,又自吴淞入江,逼镇江,登金山望祭明太祖陵。烽火达江寧,俄,退次崇明。”杨朔《蓬莱仙境》:“再往后,我

【又】《唐韻》于救切《集韻》《韻會》尤救切《正韻》爰救切,音宥。《說文》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多,略不過三也。《韻會》偏旁作。又《廣韻》又,猶更也。又《韻補》叶夷益切,音亦。復也。《詩·小雅》人之齊聖,飮酒溫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爾儀,天命不又。富音偪。

【惊秋】秋令蓦地来到。唐韦应物《府舍月游》诗:“横河俱半落,泛露忽惊秋。”唐无名氏《落叶赋》:“见一叶之已落,感四序之惊秋。”2.喻迅速凋零衰败。宋蔡襄《方山渡口占》:“江上行人空自愁,壮年双鬢已惊秋。”宋苏辙《次韵王适送张耒赴寿安尉》:“緑鬢惊秋半欲黄,官居无处觅林塘。”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