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籴太仓五升米释义


【日】〔古文〕《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音。《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又《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又《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又《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又《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

【籴】《集韻》糴字省文。又昨合切,音雜。不一也。《莊子·天下篇》鳩籴天下之川。通作雜。(糴)《廣韻》徒歷切《集韻》《韻會》亭歷切《正韻》杜歷切,音狄。《廣韻》入米也。《左傳·莊二十八年》臧孫辰告糴于齊。《疏》買穀曰糴。告糴者,將貨財告齊以買穀。《孟子》無遏糴。又檄糴,疾貌。《潘岳·笙賦》懰檄糴以奔邀。又《字彙補》與滌同。《揚雄·蜀都賦》糴米肥。《註》糴米,言養之以米,所以滌其穢。,豕也。又《集韻》徒刀切,音鞉。姓也。《左傳·成十年》晉侯使糴茷如楚。又《五音集韻》直略切,音著。義同。 《集韻》或作籴。

【太】《集韻》他蓋切,音汰。與大泰同。《說文》滑也。一曰大也,通也。○按經史太字俱作大。如大極、大初、大素、大室、大、大廟、大學及官名大師、大宰之類。又作泰,如泰卦、泰壇、泰誓、泰春、泰夏、泰秋、泰冬之類。范氏撰《後漢書》父名泰,避家諱,攺从太。毛氏韻增,經史古太字無點,後人加點以別小大之大,非。《字彙》引之,失考。又姓。文王四友太顚之後。見《統譜》。又叶力至切,音利。《歐陽修·祭龍文》宜安爾居,靜以養智。冬雪春雨,其多已太。又《集韻》他達切,音獺。太末,漢縣名。在會稽西南。 亦作太。

【仓】〔古文〕仺《唐韻》七岡切《集韻》千岡切,音蒼。《說文》穀藏也。《國策註》圓曰囷,方曰倉。《詩·小雅》乃求千斯倉。《禮·月令》季秋,命冢宰舉五穀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倉。又官名。《周禮·地官》倉人掌粟入之藏。又倉卒,悤遽貌。《杜甫·送鄭虔詩》倉皇已就長途往。又姓。周倉葛。又與蒼通。《禮·月令》駕倉龍。《前漢·蕭望之傳》倉頭廬兒。又與臓通。五倉,五臟也。《前漢·谷永傳》成帝曰:化色五倉之術,皆左道以欺妄。又與滄通。《揚雄·甘泉賦》東燭倉海。又與桑通。亢倉子,亦作庚桑子。又《集韻》楚亮切,借作愴。《詩·大雅》倉

【升】《唐韻》識蒸切《集韻》《韻會》書蒸切,音陞。《說文》籥也。十合爲升。《前漢·律歷志》升者,登合之量也。古升上徑一寸,下徑六分,其深八分。龠十爲合,合十爲升。又成也。《禮·樂記》男女無辨則亂升。又《廣韻》布八十縷爲升。《禮·雜記》朝服十五升。又卦名。《易·升卦》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又降之對也。《書·畢命》道有升降。《註》猶言有隆有汙也。又登也,進也。《詩·小雅》如日之升。《易·坎象》天險不可升也。又《前漢·梅福傳》民有三年之儲曰升平。

【米】《廣韻》《正韻》莫禮切《集韻》《韻會》母禮切,瀰上聲。《說文》粟實也。象禾實之形。《註》穬顆粒也。十,其稃彙開而米見也。八八,米之形。《鄭康成·詩箋》米之率,糲十,九,八,侍御七。《周禮·地官》舍人掌米粟之出入。《註》九穀六米。《疏》九穀六米者,九穀之中,黍、稷、稻、粱、苽、大豆六者皆有米,麻與小豆、小麥三者無米,故云九穀六米。又姓。唐有米嘉榮。又學名。《禮·明堂位》米廩,有虞氏之庠也。又《本草》蛇牀,一名蛇米。《廣東新語》薏苡,一名米,亦曰薏珠子。又《日本土風記》倭國十二支之巳曰米。漢典考證:〔《周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