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啸】悠长的啸鸣或鸣叫。《晋书·刘琨传》:“琨乃乘月登楼清啸。”唐李山甫《兵后寻边》诗之二:“日暮却登寒垒望,饱鴟清啸伏尸堆。”宋陆游《午睡起消摇园中因登山麓薄暮乃归》诗:“踟躇遂忘归,清啸送日落。”清钱谦益《许夫人啸雪庵》诗序:“苏门山头,岭闻清啸。”典
【送落】世杯·掘新坑悭鬼成财主》:“这穆太公因为寻取儿子回家,不料儿子寻不着,反送落一件日用之物。”
【日】〔古文〕《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音。《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又《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又《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又《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又《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