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憩】《集韻》本作愒,或作憇,亦書作。《詩·召南》召伯所憩。
【车】〔古文〕《廣韻》九魚切《集韻》《韻會》《正韻》斤於切,音居。《廣韻》車,輅也。《古史考》黃帝作車,引重致遠。少昊時加牛,禹時奚仲爲車正,加馬。《書·舜典》車服以庸。《易·大有》大車以載。《論語疏》大車,牛車,平地載任之車也。小車,駟馬車、田車、兵車、乘車也。又山車,自然之車也。《禮·禮運》山出器車。《疏》謂其政太平,山車垂鉤,不揉治而自員曲也。又巾車,官名。《周禮·春官》巾車,掌公車之政令。《註》巾,猶衣也。巾車,車官之長,車皆有衣以爲飾,故名。又公車,署名。《後漢·光武紀》詔公卿、司隸、州牧,舉賢良方正
【沣】《廣韻》敷空切《集韻》《韻會》敷馮切,音豐。水名。《前漢·地理志》水出扶風鄠縣東南。《書·禹貢》灃水攸同。又作豐。《詩·大雅》豐水東注。 亦作鄷。《潘岳·關中記》鄷鄗潦潏。
【水湄】水边。《诗·秦风·蒹葭》:“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晋王嘉《拾遗记·洞庭山》:“楚怀王之时,举羣才赋诗於水湄。”《北齐书·孙腾传》:“高祖与兆宴饮於水湄,誓为兄弟。”前蜀李珣《巫山一段云》词之一:“有客经巫峡,停橈向水湄。”清周灿《使交趾诗》:“沧江岸上有荒祠,栘叶棉枝近水湄。”茅盾《惊蛰》:“当月白风清之夜,林畔水湄飘荡着他那似哭似诉的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