缲络为山紬释义


【缲】《集韻》子皓切,音早。《說文》帛如紺色。《博雅》繰謂之縑。又《集韻》千遙切,音鍫。又七小切,音悄。義同。又《集韻》蘇遭切,音騷。《玉篇》同繅。詳繅字註。 《廣韻》俗又作縿,非。縿本音衫。繅字原从臼作。zdic.net漢典

【络】《廣韻》盧各切《集韻》《正韻》歷各切,音洛。《說文》絮也。一曰麻未漚也。《急就篇註》絡卽今之生也。一曰今之綿紬是也。又《史記·扁鵲傳》中經維絡。《註》十二經脈,十二絡脈。又《前漢·揚雄傳》緜絡天地。《註》謂包絡之也。又《楚辭·招》鄭綿絡些。《註》絡,縛也。又《班固·西都賦》籠山絡野。《註》絡,繞也。又《班固·東都賦》衍地絡。《註》絡,網也。又《揚子·方言》繘或謂之絡。又《揚子·方言》絡謂之格。《註》所以轉篗車也。 《廣韻》又姓。又《集韻》克各切,音恪。義同。又《韻補》叶魯故切。《楚辭·招》秦篝齊纓,鄭綿絡

【为山】喻建立功业。晋陶潜《悲从弟仲德》诗:“在数竟不免,为山不及成。”参见“为山九仞,功亏一簣”。

【紬】《廣韻》直由切《集韻》《韻會》陳留切,音儔。《說文》大絲繒也。《急就篇註》抽引麤繭緒,紡而織之曰紬。又《集韻》丑鳩切,音抽。《釋名》紬,抽也。絲端出細緒也。又謂之經。《史記·歷書》紬績日分。《註》紬績者,如女工紬緝之。又《史記·太史公自序》紬史記金匱石室之書。《註》紬,謂綴集之也。又《前漢·谷永傳》燕見紬繹。《註》師古曰:紬,讀曰抽。紬繹者,引其端緒也。又《宋玉·高唐賦》紬大絃而雅聲流。《註》紬,引也。又《集韻》直祐切,音宙。《博雅》業也。《類篇》或作紬。又《集韻》似救切,音岫。《類篇》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