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口不惮烦释义


【仆】《唐韻》《集韻》《韻會》芳遇切《正韻》芳故切,音赴。偃也,僵也。《唐書·房杜傳贊》興仆植僵。又《集韻》普木切,音攴。義同。又《集韻》《韻會》《正韻》敷救切,否去聲。頓也。

【口】〔古文〕《唐韻》苦后切《集韻》《韻會》去厚切《正韻》苦厚切,上聲。《說文》人所以言食也。象形。《易·頤卦》自求口食。《書·大禹謨》唯口出好興戎。又戸口。《孟子》數口之家。《前漢·宣帝紀》膠東相成勞來不怠,流民自占八萬餘口。又《李陵傳》捕得生口,言李陵敎單于爲兵,以備漢軍。又姓。《唐韻》今同州有之。《正字通》明弘治中,宣府通判口祿。又古口,複姓。《正字通》漢有古口引。又壺口,山名。《書·禹貢》冀州旣載壺口。又谷口,地名。《史記·范睢傳》北有甘泉谷口。《註》九嵏山中西謂之谷口。又列口,縣名。《前漢·地理志》樂

【不惮烦】不怕麻烦。《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汉王充《论衡·是应》:“或佞人本不出生,必復更生一物以指名之,何天之不惮烦也?”清王韬《淞隐漫录·葛天民》:“生不弃旧艺,卖画自给。女曰:‘君抑何不惮烦?’”郭沫若《羽书集·对文化人的希望》:“民众是很朴讷,民众是不惮烦的。同样的言论,只要你肯亲切地对他说,就说上千百遍也不会烦腻。”

黄西有以清江李侯书来袁见招不果就既去西有五十韵见寄次其韵其它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