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居】;平素。《战国策·齐策五》:“此夫差平居而谋王,强大而喜先天下之祸也。”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晚节嬉游简,平居孝义称。”明李东阳《明故中顺大夫夏公行状》:“国家养士於平居之时,士当効力於有事之日。”鲁迅《坟·从胡须说到牙齿》:“我们平居无事时,从不想到自己的头、手、脚,以至脚底心。”2.谓安居无事。唐高彦休《唐阙史·郑少尹及第》:“人言昼则平居,夕则视事於阴,十祈叩者八九拒之。”
【多】〔古文〕《廣韻》《正韻》得何切《集韻》《韻會》當何切,朵平聲。《爾雅·釋詁》衆也。《詩·小雅》謀夫孔多。《增韻》不少也。《易·謙卦象傳》君子以裒多益寡。《禮·表記》取數多者,仁也。又勝也。《禮·檀弓》曾子曰:多矣乎予出祖者。《註》曾子聞子游喪事有進無退之言,以爲勝于已之所說出祖也。《史記·高帝紀》臣之業所就,孰與仲多。又刻求也。《左傳·僖七年》後之人將求多于汝,汝必不免。又稱美也。《前漢·袁盎傳》諸公聞之皆多盎。《後漢·馮異傳》諸將皆言願屬大樹將軍,帝以此多之。又戰功曰多,見《周禮·夏官·司勲》。又荒俗呼
【契阔】1.勤苦,劳苦。《诗·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説。”毛传:“契阔,勤苦也。”唐韩愈《合江亭》诗:“萧条緜岁时,契阔继庸懦。”王闿运《罗季子诔》:“风尘契阔,未扰子形。”2.久别。《后汉书·独行传·范冉》:“奂曰:‘行路仓卒,非陈契阔之所,可共到前亭宿息,以叙分隔。’”宋梅尧臣《淮南遇楚才上人》诗:“契阔十五年,尚谓卧巖庵。”郭沫若《归去来·在轰炸中来去》:“叶是北伐时伐的老友,我和他的契阔也整整地十年了。”3.怀念。《历代名画记》卷六引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余眷恋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