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1.往返回旋;来回走动。《荀子·礼论》:“今夫大鸟兽则失亡其羣匹,越月踰时,则必反铅;过故乡,则必徘徊焉,鸣号焉,躑躅焉,踟蹰焉,然后能去之也。”杨倞注:“徘徊,回旋飞翔之貌。”宋无名氏《异闻总录》卷一:“﹝父﹞即佯为贩鬻者,徘徊道上。”《儒林外史》第四七回:“方六老爷行了一回礼,拘束狠了,宽去了纱帽圆领,换了方巾便服,在阁上廊沿间徘徊徘徊。”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在这条街漫步徘徊,忽然发现了通俗阅报社的招牌,挂在商场的楼上。”2.犹彷徨。游移不定貌。《汉书·高后纪》:“产不知禄已去北军,入未央宫欲为
【惟恐】孟子·离娄上》:“侮夺人之君,惟恐不顺焉,恶得为恭俭?”《史记·五宗世家》:“初好音舆马;晚节嗇,惟恐不足於财。”唐李颀《古行路难》诗:“世人逐势争奔走,沥胆隳肝惟恐后。”元杨暹《西游记》第一本第一折:“此一行奈妾有八箇月身孕,惟恐路上艰难。”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穆公木天也反正了,他与另三人作一献上之报告,毁左翼惟恐不至,和先前之激昂慷慨,判若两人。”
【去】《唐韻》《集韻》《韻會》丘據切,墟去聲。《說文》人相違也。《廣韻》離也。《增韻》來去,離去,去就之去。《玉篇》行也。《史記·莊助傳》汲黯招之不來,麾之不去。又棄也。《後漢·申屠剛傳》愚聞人所歸者,天所與。人所畔者,天所去也。又《唐韻》羌舉切《集韻》《韻會》口舉切《正韻》丘舉切,墟上聲。《集韻》徹也。又藏也。《前漢·蘇武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註》去,收藏也。又《集韻》或作弆。《前漢·遵傳》遵善書,與人尺牘,皆藏弆以爲榮。《註》弆,亦藏也。又《韻會》《正韻》丘於切,音墟。疾走。《正字通》同驅。《詩·小雅
【吴门】1.汉冀县城门名。在今甘肃甘谷县。《后汉书·五行志一》:“王莽末,天水童謡曰:‘出吴门,望緹羣……’吴门,冀郭门名也。緹羣,山名也。”2.指春秋吴都阊门(一作昌门)。唐李白《殷十一赠栗冈砚》诗:“洒染中山毫,光映吴门练。”参见“吴练”。3.指苏州或苏州一带。为春秋吴国故地,故称。宋张先《渔家傲·和程公闢赠别》词:“天外吴门清霅路,君家正在吴门住。”清侯方域《司成公家传》:“初,文相国震孟为吴门孝廉,年五十餘,老矣。”沉砺《吴中杂咏》之一:“要离塚外五人塚,犹占吴门侠气多。”4.见“吴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