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诗歌 >
唐诗
> 欸乃曲五首 其二
上一卷
下一卷
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唱桡欲过平阳戍,守吏相呼问姓名。
元结
欸乃曲五首 其二
欸乃曲五首 其二原文
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唱桡欲过平阳戍,守吏相呼问姓名。
欸乃曲五首 其二赏析
本诗作于大历二年(767)。作者(时任道州刺史)因军事诣长沙都督府,返回道州(今湖南道县西)途中,逢春水大发,船行困难,于是作诗五首,“令舟子唱之,盖以取适道路云。”(诗序)“欸乃”为棹声。“欸乃曲”犹船歌。 从长沙还道州,本属逆水,又遇江水上涨,怎么能说“宜夜行”呢?这样写,是正因为实际情况不便行舟,才需要努力和乐观的缘故。诗的前两句将二月湘江之夜写得平和美好,“春水平”写出了江面的开阔,“和风”写出了春风的和煦,“满月”写出月色的明朗。诗句洋溢着乐观精神,深得民歌之神髓。 三、四句是诗人信手拈来一件行船途遇之事,做入诗中:当桨声伴着歌声的节拍,行驶近平阳戍(在衡阳以南)时,突然传来高声喝问,打断了船歌:原来是戍守的官吏在喝问姓名。 如此美好、富于诗意的夜里,半路“杀”出一个“守吏”,还不大杀风景么?本来应该听到月下惊鸟的啼鸣,远村的犬吠,那才有诗意呢。前人也一直是这样写的,但此诗一反前人老套,另辟新境。“守吏相呼问姓名”,这个平凡的细节散发着浓郁的时代生活气息。在大历年间,天下早不是“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那般太平了。元结做道州刺史便是在“州小经乱亡”(《舂陵行》)之后。春江月夜行船,遇到关卡和喝问,破坏了境界的和谐,正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特征。其次,这一情节也写出了夜行船途中异样的感受。静夜里传来守吏的喝问,并不会使当时的行人意外和愕然,反倒有一种安全感。当船被发放通行,结束了一程,开始了新的一程,乘客与船夫都会有一种似忧如喜的感受。可见后两句不但意味丰富,而且新鲜。这才是元结此诗独到之处。 这样的诗句是即兴式的,似乎得来全不费工夫。但敢于把前所未有的情景入诗,却非有创新的勇气不可。和任何创造一样,诗永远需要新意。 (周啸天)
元结
简介
简介暂无
元结
的其它诗歌
欸乃曲五首 其二
贼退示官吏并序
舂陵行并序
贼退示官吏并序正文分析错误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贼退示官吏并序
舂陵行并序
欸乃曲
石宫四咏
橘井
石鱼湖上醉歌
宿丹崖翁宅
说洄溪招退者(在州南江华县)
宿洄溪翁宅
宿无为观
无为洞口作
朝阳岩下歌
窊尊诗(在道州)
题孟中丞茅阁
登九疑第二峰
潓阳亭作
登白云亭
引东泉作
石鱼湖上作
登殊亭作
樊上漫作
刘侍御月夜宴会
夜宴石鱼湖作
宴湖上亭作
别何员外
送孟校书往南海(一作别孟校书)
漫酬贾沔州
酬孟武昌苦雪
酬裴云客
漫问相里黄州
喻常吾直(时为摄官)
喻旧部曲
喻瀼溪乡旧游
游潓泉示泉上学者
游石溪示学者
招陶别驾家阳华作
招孟武昌
与瀼溪邻里
与党侍御
与党评事
雪中怀孟武昌
寄源休
忝官引
闵荒诗
演兴四首。闵岭中
演兴四首。讼木魅
演兴四首。招太灵
演兴四首。初祀
引极三首。怀潜君
引极三首。望仙府
引极三首。思元极
漫歌八曲。将船何处去二首
漫歌八曲。将牛何处去二首
漫歌八曲。小回中
漫歌八曲。大回中
漫歌八曲。西阳城
漫歌八曲。故城东
系乐府十二首。下客谣
系乐府十二首。古遗叹
系乐府十二首。谢大龟
系乐府十二首。农臣怨
系乐府十二首。寿翁兴
系乐府十二首。去乡悲
系乐府十二首。贫妇词
系乐府十二首。欸乃曲
系乐府十二首。贱士吟
系乐府十二首。颂东夷
系乐府十二首。陇上叹
系乐府十二首。思太古
补乐歌十首。大濩
补乐歌十首。大夏
补乐歌十首。大韶
补乐歌十首。咸池
补乐歌十首。六英
补乐歌十首。五茎
补乐歌十首。九渊
补乐歌十首。云门
补乐歌十首。丰年
补乐歌十首。网罟
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伤
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惑
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虐
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乱
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荒
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理
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正
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劳
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慈
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仁
欸乃曲五首 其二诗句
唱桡欲过平阳戍
湘江二月春水平
守吏相呼问姓名
满月和风宜夜行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