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农历三月。《逸周书·文傅》:“文王受命之九年,时维暮春。”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羣鸎乱飞。”《初学记》卷三引南朝梁元帝《纂要》:“三月季春,亦曰暮春。”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七·王慧诗》:“﹝王慧﹞《闺词》云:‘轻寒薄暖暮春天,小立闲庭待燕还。’”杨朔《木棉花》:“北方才是暮春,你在这儿却可以听见蝉、蛙,以及其他不知名的夏虫在得意地吟鸣。”汉
【修禊】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祥,称为修禊。《世说新语·企羡》“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刘孝标注引晋王羲之《临河叙》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宋张耒《和周廉彦》诗:“修禊洛滨期一醉,天津春浪緑浮堤。”冰心《寄小读者》二三:“三月三日是古人修禊节,也便是我们绝好的野餐时期。流觞曲水,不但仿古人余韵,而且有趣。”按古人临水修禊不只行于春季三月,亦有行于秋季七月者,然以春禊为常。参阅《宋书·礼志二》。典
【俯】《廣韻》方矩切《集韻》匪父切,音府。俛也。《禮·樂記》執其干戚,習其俯仰詘伸,容貌得莊焉。《又》進俯退俯。《註》曲也,不齊一也。《禮·月令》季秋之月,蟄蟲咸俯,在內皆墐其戸。又通府。《荀子·非相篇》府然若渠堰櫽括之於已也。《註》府俯通。 《韻會小補》古音流變,字亦隨異。如俯仰之俯,本作頫,或作俛,今皆作俯。而頫音兆,俛音免,不復音俯矣。漢典考證:〔《荀子·非相篇》府然若渠堰櫽括之已也。〕 謹照原文已上增於字。 考證:〔《荀子·非相篇》府然若渠堰櫽括之已也。〕 謹照原文已上增於字。
【潺湲】。《楚辞·九歌·湘夫人》:“慌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唐王涣《惆怅》诗之十:“仙山目断无寻处,流水潺湲日渐西。”清秋瑾《见月》诗:“愁见帘头月影圆,思亲空剩泪潺湲。”郭沫若《橄榄·行路难》:“崖头处处有清泉迸出,在细涧中潺湲。”2.不绝貌。清袁于令《西楼记·错梦》:“记西楼按板,至今餘韵潺湲。”3.指流水。南朝宋谢灵运《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诗》:“且申独往意,乘月弄潺湲。”唐罗邺《洛水》诗:“一道潺湲溅暖莎,年年惆悵是春过。”4.流水声。唐岑参《过缑山王处士黑石谷隐居》诗:“独有南涧水,潺湲如昔闻。”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