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奈何】亦作“无可柰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驰往,伏尸大哭,极哀。既已,无可柰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史记·周本纪》:“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柰何!’”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夫智不足以知贤,无可奈何矣。”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杂乱间厕,无可奈何。”金元好问《赵州学记》:“庙学之存亡,亦付之无可柰何而已。”巴金《探索集·怀念烈文》:“或者是烈文,或者是另一个朋友无可奈何地说一声:‘走吧!’”
【兮】《唐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說文》語有所稽也。从丂八,象氣越丂也。《徐曰》爲有稽考,未便言之。言兮則語當駐,駐則氣越丂也。《增韻》歌辭也。又通作猗。《書·秦誓》斷斷猗,大學引作兮。《莊子·大宗師》我猶爲人猗。又與侯通。《史記·樂書》高祖過沛,詩三侯之章。《註》索隱曰:沛詩有三兮,故曰三侯,卽大風歌。《韻會》歐陽氏曰:俗作〈丷下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