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复】1.不再,不会再次。《吕氏春秋·义赏》:“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復。”陈奇猷校释:“此文意谓诈伪之道,虽今可以苟且得利,后将不可復得利也。”《晋书·王导传》:“桓彝见朝廷微弱……忧惧不乐。往见导,极谈世事,还,谓顗曰:‘向见管夷吾无復忧矣。’”唐韩愈《落叶送陈羽》诗:“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復归。”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圣叹之评《西厢》,可谓晰毛辨髮,穷幽极微,无復有遗议於其间矣。”2.指不再有,没有。晋葛洪《抱朴子·对俗》:“不死之事已定,无復奄忽之虑。”南朝梁元帝《金楼子·杂记上》:“少
【案头】几案上或书桌上。唐杜甫《题郑十八著作丈故居》诗:“穷巷悄然车马絶,案头乾死读书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伯述在案头取过一本书来递给我。”夏丏尊叶圣陶《文心》五:“﹝他﹞好奇地把架上的书抽来翻看,见有看去略能懂得的,就放在自己的案头,案头堆得满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