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堂前夜正中释义


【明月】1.光明的月亮。战国楚宋玉《神女赋》:“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刘大白《丁宁·黄昏》:“这秘密的黄昏,一霎时吞了斜阳,又一霎时吞了明月。”2.指明珠。《楚辞·九章·涉江》:“被明月兮珮宝璐。”王逸注:“言己背被明月之珠。”唐李商隐《利州江潭作》诗:“自携明月移灯疾,欲就行云散锦遥。”冯浩笺注:“明月,珠也。”清刘大櫆《祭左和中文》:“捐明月於污瀆兮,余又何憾乎今之世。”3.喻泪珠。唐孟郊《连州吟》之三:“开缄白云断,明月堕衣襟。”4.下一个

【堂前】前面。汉无名氏《艳歌行》:“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晋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一:“榆柳荫后簷,桃李罗堂前。”唐杜甫《又呈吴郎》诗:“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2.正厅。唐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翠莲﹞泡了一盘茶,托至堂前,摆下椅子,走到公婆面前,道:‘请公公、婆婆堂前吃茶。’”鲁迅《故事新编·奔月》:“羿又在房里转了几个圈子,走到堂前,坐下,仰头看着对面壁上的彤弓、彤矢、卢弓、卢矢、弩机、长剑、短剑。”3.代指母亲。《宋史

【夜】〔古文〕《唐韻》羊謝切《集韻》《韻會》寅謝切《正韻》寅射切,耶去聲。日入爲夜,與晝對。《夏小正》時有養夜。《註》猶言永夜也。《周禮·秋官·司寤氏》以星分夜,以詔夜士夜禁。《衞宏·漢舊儀》晝漏盡,夜漏起,省中黃門持五夜。《註》晝有朝禺中晡夕,夜有甲乙丙丁戊。漢制,金吾掌宮外,戒非常,惟元夜弛禁,前後各一日,謂之放夜。又宣夜,窺天之器。《蔡邕·釋誨》言天體者有三,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渾天。又夜明,祭月之坎。《禮·祭法》夜明,祭月也。又武宿夜,武舞曲名。《禮·祭統》舞莫重於武宿夜。又子夜,晉曲名。《樂府·解

【正中】中。《易·乾》:“龙德而正中者也。”朱熹本义:“正中,不潜而未跃之时也。”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周时洛邑为天下之中,今天下之势则似荆襄为正中。”《水浒传》第四二回:“正中一所大殿,殿上灯烛荧煌。”曹禺《北京人》第二幕:“屋正中添了一个矮几子,几上搁了一个小小的红泥火炉。”2.谓日当天之中。指正午时分。《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昆吾,是谓正中……至于悲谷,是谓餔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