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水】古代祭祀所用的净水。《周礼·秋官·司烜氏》:“以鑑取明水於月。”孙诒让正义:“窃意取明水,止是用鑑承露。”《逸周书·克殷》:“毛叔郑奉明水。”朱右曾校释:“明水,元酒,取阴阳之洁气也。”唐韩愈《明水赋》:“如得其宜,明水之荐斯在。”宋叶适《祭徐灵渊文》:“念子少时,独负奇意;方诸擎空,明水自至。”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阳燧取明火于日,方诸取明水于月,则格物有自来矣。”
【在】《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又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又存也。《論語》父母在。又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又姓。晉汝南太守在育。又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又昨代切,音載。義同。又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又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之所在。解佩纕以結言兮,
【稿】《正字通》同稾。
【秸】《廣韻》古黠切《集韻》《韻會》《正韻》訖黠切,音戛。禾稾。本作稭。《書·禹貢》三百里納秸服。《孔傳》秸,稾也。《蔡註》刈禾半稾曰秷。半稾去皮曰秸。又或作鞂。《禮·禮器》稾鞂之設。《註》治穗去實曰鞂。 亦通作戛。《前漢·地理志》三百里戛服。《註》師古曰:稾也。又《集韻》激質切,音吉。秸鞠,鳴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