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1.著名的大山。古多指五岳。《礼记·礼器》:“是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以饗帝于郊。”郑玄注:“名,犹大也。”孙希旦集解:“名山,谓五岳也。”唐李白《秋下荆门》诗:“此行不为鱸鱼鱠,自爱名山入剡中。”清叶廷琯《鸥陂渔话·刘书樵晋游诗选》:“晋国名山不可数,恒岳居尊太岳附。”郭小川《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小岛》诗一:“它上面:没有名山,没有盛景,没有古庙。”2.指可以传之不朽的藏书之所。《史记·太史公自序》:“以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司马贞索隐:“言正本
【倦】《廣韻》渠卷切《集韻》《正韻》逵眷切,權去聲。懈也。疲也。《禮·儒行》敦行而不倦。又倨也。《淮南子·道應訓》盧敖游乎北海,見一士焉,方倦龜殼而食蛤梨。《註》楚人謂倨爲倦。又叶渠運切,音郡。《劉楨·魯都賦》至於日昃,體勞怠倦。一張一弛,文武之訓。 《說文》力部作,人部作〈亻〉,音義同。宜合倦爲券字,重文不必分爲二。
【游历】;漫游。南朝宋谢灵运《撰征赋》:“发卞口而游歷,迄西山而弭轡。”宋史达祖《喜迁莺·元宵》词:“旧情拘未定,犹自学,当年游歷。”清顾炎武《赠钱行人邦寅》诗:“南徐游歷地,儻有和歌辰。”马南邨《燕山夜话·从慧深的国籍说起》:“在他游历美洲的时候,那个大陆上的人们才有机会接触佛教。”1.到远地游览;周游考察。《晋书·王献之传》:“闻顾辟疆有名园,先不相识,乘平肩舆逕入,时辟疆方集宾友,而献之游歷既毕,傍若无人。”唐白居易《游石门涧》诗:“自从东晋后,无復人游歷。”明高启《锺山云霁图》诗:“昔年游歷处,今向画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