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堂】的殿堂。晋葛洪《抱朴子·名实》:“故庙堂有枯杨之瑚簋,穷谷多不伐之梓豫也。”2.朝廷。指人君接受朝见、议论政事的殿堂。《庄子·在宥》:“故贤者伏处大山嵁岩之下,而万乘之君忧慄乎庙堂之上。”《淮南子·主术训》:“君人者,不下庙堂之上而知四海之外者,因物以识物,因人以知人也。”《晋书·宣帝纪》:“帝曰:‘边城受敌而安坐庙堂,疆埸骚动,众心疑惑,是社稷之大忧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朝廷。借指以君主为首的中央政府。明陈汝元《金莲记·构衅》:“百姓嗷嗷苦横征
【勤苦】勤劳刻苦。《墨子·兼爱下》:“今岁有癘疫,万民多有勤苦冻馁,转死沟壑中者。”唐杜甫《柏学士茅屋》诗:“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宋陆游《赠西山老人》诗:“勤苦供租税,清贫遗子孙。”郭沫若《一只手》:“他在工厂里也是很勤苦的,因为要不这样便有失业的危险。”漢
【茅斋】亦作“茆斋”。茅盖的屋舍。斋,多指书房、学舍。《南齐书·刘善明传》:“﹝善明﹞质素不好声色,所居茅斋斧木而已,牀榻几案不加剗削。”唐孟浩然《西山寻辛谔》诗:“竹屿见垂钓,茅斋闻读书。”《剪灯馀话·幔亭遇仙录》:“遥知置向茆斋里,夜夜虹光贯紫虚。”清唐孙华《抱灌轩杂兴》诗之一:“野岸青芜合,茅斋白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