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前】1.脸的前部。《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巢氏幼时喜吃甜物,面前牙齿落了一个。”2.面对着的地方。《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故贪寻常之高而忽万仞之嵩,乐面前之饰而忘天下之誉,斯诚往古之所重慎也。”《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沉琼枝在杜娘子面前,双膝跪下。”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为了进行伟大的建设工作,在我们的面前,摆着极为繁重的任务。”
【坦坦】平坦;广阔。《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王弼注:“故履道坦坦,无险厄也。”高亨注:“坦坦,平也……足踏大路坦坦而平,比喻人进入平安之环境。”唐刘驾《青门路》诗:“青门有归路,坦坦高槐下。”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邱生》:“当思早离岌岌之地,遵坦坦之途。”朱自清《北河沿的路灯》:“他们帮着我们了解自然;让我们看出前途坦坦。”2.普通;平常。《管子·枢言》:“坦坦之利不以功,坦坦之备不为用。”尹知章注:“坦坦,谓平平,非有超而异者,故不能立功而成用也。”梁启超《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如是,则虽无尺寸之
【平平】;平常。晋袁宏《后汉纪·和帝纪下》:“﹝任尚﹞私谓所亲曰:‘我以班君当赠以奇策,今所云平平耳。’”南朝梁锺嵘《诗品·齐诸暨令袁嘏》:“嘏诗平平耳,多自谓能。”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紫庭曰:只平平写景,而横絶宇宙之胸襟眼界,百世之下,犹将见之。”鲁迅《书信集·致陶亢德》:“倘蒙谅其直言,则我以为内容实非幽默,文多平平,甚者且堕入油滑。”2.均平;公允。汉扬雄《太玄·割》:“次四,宰割平平。”司马光集注引王涯曰:“宰割于物,有均平之德。”唐杜荀鹤《田翁》诗:“官苗若不平平纳,任是丰年也受飢。”谓治理有序
【路】《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賂。《說文》道也。《註》徐鉉曰:道路,人各有適也。《釋名》路,露也。人所踐蹈而露見也。《周禮·夏官·合方氏》掌達天下之道路。《爾雅·釋宮》路,旅途也。《註》途卽道也。《又》一達謂之道路。《註》長道。又《爾雅·釋詁》路,大也。《詩·大雅》厥聲載路。《箋》是時聲音則已大矣。又車也。《詩·魏風》殊異乎公路。《傳》路,車也。《周禮·春官·巾車》王之五路。《註》王在焉曰路。《左傳·桓二年》大路越席。《註》大路,玉路,祀天車也。《疏》路訓大也。君之所在,以大爲號,門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