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古文〕《唐韻》莫杏切《集韻》《韻會》《正韻》母梗切,音蜢。《說文》健犬也。又氏,獸名。《司馬相如·上林賦》鋋猛氏。《註》郭璞曰:今蜀中有獸,狀如熊而毛淺,有光澤,名猛氏。又《玉篇》健也。《廣韻》勇猛。《禮·郊特牲》虎豹之皮,示服猛也。又《玉篇》嚴也。《左傳·昭二十年》惟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又《玉篇》惡也,害也。《禮·檀弓》苛政猛于虎。又虎猛縣,屬西河郡。猛陵縣,屬蒼梧郡。皆見《前漢·地理志》。又山名。《淮南子·地形訓》汝出猛山。又姓。《廣韻》左傳晉大夫猛獲之後。
【忆】《廣韻》於力切《集韻》《韻會》乙力切《正韻》伊昔切,音抑。念也,思也,記也。《古詩》下有長相憶。 《增韻》古作意,誤。
【浩然】水盛大貌。《法苑珠林》卷八二引南朝齐王琰《冥祥记》:“时积雨大水,懿前望浩然,不知何处为浅,可得揭躡。”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崖头之南,江流浩然自放。”鲁迅《坟·科学史教篇》:“洪波浩然,精神亦以振,国民风气,因而一新。”2.广大壮阔貌。《管子·内业》:“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淮南子·要略》:“诚通其志,浩然可以大观矣。”唐李白《日出入行》:“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明方孝孺《题<郑叔致字辞>后》:“发之为文章,则浩然而无涯。”鲁迅《故事新编·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