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廣韻》《集韻》《韻會》無鄙切,音眯。《說文》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美與善同意。《註》羊大則美,故从大。《五經文字》从犬从火者,譌。《詩·召南·甘棠序》美召伯也。《疏》善者言美,惡者言刺。又《廣韻》好色。《詩·邶風》匪女之爲美。《傳》非爲其徒說美色而已。又《正韻》嘉也,好也。又《韻補》叶明祕切。《劉向·九歎》揚精華以眩耀兮,芬郁渥而成美。結桂樹之旖旎兮,紉荃蕙與辛夷。夷音異。 《玉篇》或作媺。
【泽】〔古文〕《唐韻》丈伯切《集韻》《韻會》《正韻》直格切,音宅。《周語》澤,水之鐘也。《風俗通·山澤篇》水草交厝,名之爲澤。澤者,言其潤澤萬物,以阜民用也。又光潤也。《禮·少儀》澤劒首。又雨澤。《易·夬卦》澤上于天。又德澤。《書·畢命》澤潤生民。又洗濯曰澤。《禮·曲禮》共飯不澤手。《疏》以手宜潔淨,不得臨食始捼莎也。又褻衣曰澤。《詩·秦風》與子同澤。《箋》袴也。又香澤。《梁文帝樂府》八月香油好煎澤。又澤宮。《禮·射儀》必先習射于澤。澤者,所以擇士也。又州名。《韻會》秦上黨郡,隋爲澤州。又《集韻》《正韻》施隻切
【遍】《廣韻》與徧同。詳彳部徧字註。
【原隰】与低湿之地。《书·禹贡》:“原隰厎绩,至于猪野。”《国语·周语上》:“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韦昭注:“广平曰原,下湿曰隰。”《汉书·货殖传序》:“於是辩其土地川泽丘陵衍沃原隰之宜,教民种树畜养。”唐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诗:“山川勤远略,原隰軫皇情。”清戴名世《陈某诗序》:“家在郊野,村落环匝,原隰上下,云烟縹緲。”2.泛指原野。南朝梁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於是驱马原隰,卷甲遄征。”宋王安石《得子固书因寄》诗:“重登城头望,喜气满原隰。”清魏源《次韵<前出塞>》之一:“星燧燎原隰,蚁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