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明祕切,音郿。《說文》說也。又諧也,諂也,蠱也。《書·囧命》便辟側媚。《史記·佞幸傳》非獨女以色媚,士宦亦有之。《吳志》虞翻曰:自恨骨體不媚。又愛也,親順也。《詩·大雅》媚兹一人。《唐書·魏徵傳》太宗曰:人言魏徵舉動疎慢,我見其嫵媚。又地名。《左傳·定九年》齊侯致禚媚杏于衞。《註》三邑皆齊西界。又叶武悲切,音眉。《韓愈·永貞行》狐鳴梟噪爭署置,睒跳踉相嫵媚。《註》睒,獸狂視貌。時順宗病瘖,王伾王叔文用事。憲宗立,攺元永貞。 本作。漢典考證:〔《左傳·定九年》齊侯致禚
【柳烟】茂密似笼烟雾,因以为称。唐杜牧《汴人舟行答张祜》诗:“春风野岸名花发,一道帆墻画柳烟。”前蜀韦庄《酒泉子》词:“子规啼破相思梦,曙色东方纔动。柳烟轻,花露重,思难任。”清洪昇《长生殿·褉游》:“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行遇处,辨不出紫陌红尘。”
【浓】《廣韻》女容切《集韻》《韻會》尼容切,音醲。厚也。《增韻》濃淡之對。通作醲。又《說文》露多也。《詩·小雅》零露濃濃。又《集韻》《韻會》奴冬切。《正韻》奴宗切,音農。義同。 《玉篇》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