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没】;埋藏。唐杜甫《兵车行》:“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宋王安石《破冢》诗:“埋没残碑草自春,旋风时出地中尘。”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三折:“兄弟也,不争你在黄泉埋没,却教我在红尘奔走。”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桥东录》:“江氏买唐村,掘地得宣石数万,石盖古西村假山之埋没土中者。”2.湮没;泯灭。前蜀韦庄《秦妇吟》:“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元典章·工部二·公廨》:“近为各道、路、州、县所管一应係官房舍基地等项,埋没年深,以为己业,逐项情弊多端,为此行下各处。”3.谓使人不能尽其才;隐而不彰
【蒿里】1.古挽歌名。晋崔豹《古今注·音乐》:“《薤露》、《蒿里》,并丧歌也。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之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灭也;亦谓人死魂魄归於蒿里……至孝武时,李延年乃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呼为挽歌。”明徐霖《绣襦记·歌郎竞技》:“歌声悽愴称独步,《蒿里》与《薤露》,号泣於旻天,遑遑子求父。”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褚生》:“刘命之歌,为歌《蒿里》。”2.本为山名,相传在泰山之南,为死者葬所。因以泛指墓地;阴间。《汉书·广陵厉王刘胥传》:“蒿里召兮郭门
【茔】《廣韻》余傾切《集韻》《韻會》維傾切《正韻》于平切,音營。《說文》墓也。《博雅》塋域,葬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