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荦确】亦作“犖硞”。亦作“犖埆”。亦作“犖嶨”。1.怪石嶙峋貌。唐韩愈《山石》诗:“山石犖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唐韩愈孟郊《纳凉联句》:“炎湖度氛氲,热石行犖硞。”王伯大音释:“硞音确。”宋苏辙《墨竹赋》:“山石犖埆,荆棘生之。”明蒋一葵《长安客话·石鼓》:“何物犖确蟠素壁?云是石鼓流遗踪。”清段松岑《灵岩神宝寺访碑》诗:“犖嶨復犖嶨,驀山履絶壑。”清王韬《淞滨琐话·魏月波》:“循山石犖确而行,得一洞。”2.坚硬貌。明沉德符《野获编·外国·夷人市瓷器》:“试投之犖确之地,不损破者,始以登车。”清吴存楷《犁
【亦】〔古文〕《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總也,又也。又傍及之詞。又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又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 亦本作,象人左右兩腋形。《說文》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回旋】旋转,盘旋。晋张华《博陵王宫侠曲》之二:“腾超如激电,回旋如流光。”回,一本作“迴”。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九:“尺六细腰女,舞袖轻回旋。”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是夕,灯花散采,倏忽变现,喷烟高二三尺,有风雾回旋。”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他仿佛急流里的一滴水滴,没有回旋转侧的余地,只有顺着大众的势,脚不点地地走。”2.指回环旋绕。宋苏轼《游径山》诗:“众峯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中涂勒破千里足,金鞭玉鐙相回旋。”清黄宗羲《永乐寺碑记》:“穹殿中峙,轩廡回旋。”3.返回;回转。元郑光祖《老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