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路。《說文》潤澤也。从雨路聲。《玉篇》天之津液,下所潤萬物也。《釋名》露,慮也。覆慮物也。《大戴禮》陽氣勝,則散爲雨露。《五經通義》和氣津凝爲露。《蔡邕·月令》露者,隂之液也。《白虎通》露者,霜之始。《禮·月令》孟秋,白露降。《詩·召南》厭浥行露。《箋》厭浥然濕,道中始有露,謂二月中嫁娶時也。又《小雅》英英白雲,露彼菅茅。《屈原·離騷》朝飮木蘭之墜露。《前漢·鼂錯傳》覆露萬民。《註》如淳曰:覆,也。露,膏澤也。《春秋緯》武露布,文露沉。《註》甘露降其國,布散
【是】〔古文〕《唐韻》承紙切《集韻》《韻會》上紙切,音姼。《說文》作昰。直也。从日正。《釋名》是,嗜也,人嗜樂之也。《玉篇》是,是非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又《博雅》是,此也。《易·乾卦》不見是而無悶。《又》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又姓。《姓氏急就篇》是氏,吳有是儀,唐有是光。又《集韻》田黎切,音題。《公羊傳·僖十六年》是月者何,僅逮是月也。《註》是,月邊也。魯人語也。《釋文》是,如字。一音徒兮反。又與氏通。《前漢·地理志》氏爲莊公。《註》氏,與是同。古通用。又《韻補》叶市之切。
【木头】名。古代工匠量材伐木,以人头取度而名。《周礼·考工记·车人》“半矩谓之宣”汉郑玄注:“半矩,尺三寸三分寸之一,人头之长也,柯樨之木头取名焉。”参阅清桂馥《札朴·木头》。2.木材和木料的统称。辽李齐贤《五冠山》诗:“木头雕作小唐鸡,筯子拈来壁上栖。”《红楼梦》第十一回:“尤氏道:‘我也暗暗的叫人预备了。就是那件东西不得好木头。’”《儿女英雄传》第六回:“一个弹子……一直打到东边那个厅柱上,吧挞的一声,打了一寸来深,进去嵌在木头里边。”3.用以喻人迟钝,不灵活。唐寒山《诗》之一三六:“世有一等流,悠悠似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