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民咫尺岘山碑释义


【临民】。《国语·楚语下》:“夫神以精明临民者也。”《后汉书·崔寔传》:“初,寔在五原,常训以临民之政,寔之善绩,母有其助焉。”《宋书·刘道彦传》:“善于临民,在雍部政绩尤著,蛮夷前后叛戾不受化者,并皆顺服。”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冤狱》:“忽一人直上公堂,怒目视令而大駡曰:如此憒憒,何足临民!”鲁迅《坟·文化偏至论》:“呜呼,古之临民者,一独夫也。”典

【咫】《唐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音紙。《說文》周制,寸尺咫尋,皆以人之體爲法。中婦人手長八寸,謂之咫,周尺也。《左傳·僖九年》天威不違顏咫尺。《晉語》文公學讀書於臼季,三日,曰:吾不能行也,咫聞則多矣。《註》咫,咫尺閒也。《魯語》肅愼氏貢楛矢石砮,其長尺有咫。又《楚語》是知天咫,安知民則。《註》咫言少也,言少知天道耳,何知治民之法。又《酉陽雜俎》書目有天咫。 《集韻》或作。

【尺】《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昌石切,音赤。《說文》十寸也。人手郤十分動衇爲寸口,十寸爲尺,規矩事也。从尸从乙。乙所識也。周制:寸尺咫尋常仞,諸度量皆以人體爲法。《家語》布指知尺,舒肱知尋。《前漢·律歷志》度量衡皆起於黃鐘之律,一黍爲分,十分爲寸,十寸爲尺。《蔡邕·獨斷》夏十寸爲尺,殷九寸爲尺,周八寸爲尺。《周禮·司市》疏置丈尺於絹布之肆。又大尺曰施。《管子·地員篇》其施五尺。《註》施音遺,大尺之名。又《小爾雅》五尺謂之墨。《周語》不過墨丈尋常之閒。《註》五尺爲墨,倍墨爲丈。今木工各用五尺以成宮室,其名

【岘山碑】晋羊祜任襄阳太守,有政绩。后人以其常游岘山,故于岘山立碑纪念,称“峴山碑”。《晋书·羊祜传》:“襄阳百姓於峴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饗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唐李涉《过襄阳寄上于司空頔》诗:“歇马独来寻故事,逢人唯説峴山碑。”亦称“峴首碑”。唐李商隐《泪》诗:“湘江竹上痕无限,峴首碑前洒几多。”明袁宏道《又赠朗哉仍用前韵》:“铜鞮陌上穿花出,峴首碑前枕石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