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俜】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昼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唐杜甫《新安吏》诗:“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清那彦成《疏影》词:“惺忪香国,忍伶俜抱影,冻禁孤碧。”2.又孤立貌。宋范成大《望海亭赋》:“若夫浩荡轩豁,孤高伶俜;腾驾碧寥,指麾沧溟。”3.飘泊貌;流离貌。唐柳宗元《祭万年斐令文》:“屡闻凋缺,互见迁黜,契阔伶俜,分形间质。”金元好问《再到新卫》诗:“蝗旱相仍岁已荒,伶俜十口值还乡。”明屠隆《昙花记·义仆遇主》:“害得一家伶俜,于心何忍?”4.引申指残落,凋零。明郑若庸《玉玦记·访姨》:“衰
【祗】〔古文〕祬《廣韻》旨夷切。《集韻》《韻會》烝夷切《正韻》旨而切,音脂。《爾雅·釋詁》敬也。《書·大禹謨》祗承于帝。《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德敎國子,中和祗庸孝友。 《正譌》从示,氐聲。見神示則敬。會意。《正字通》與祇通。郝敬曰:祗从氏下一,韻書別出,其實同。
【自怜】亦作“自怜”。自伤;自我怜惜。汉王褒《九怀·通路》:“阴忧兮感余,惆悵兮自怜。”晋束晳《贫家赋》:“行乞贷而无处,退顾影以自怜。”北齐颜之推《神仙》诗:“镜中不相识,捫心徒自怜。”唐岑参《初授官题高冠草堂》诗:“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宋欧阳修《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怜霜鬢惜年华。”鲁迅《南腔北调集·学生和玉佛》:“惊扰詎云妄?奔逃只自怜。”见“自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