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古文〕《唐韻》《集韻》房九切《韻會》扶缶切《正韻》房缶切,音。《爾雅·釋地》大陸曰阜。《說文》山無石者。《釋名》土山曰阜,言高厚也。《詩·小雅》如山如阜。又大也。《書·周官》阜成兆民。《註》大成兆民之性命。又《玉篇》肥也。《詩·秦風》駟驖孔阜。《疏》馬甚肥大也。又盛也。《詩·鄭風》火烈具阜。《傳》阜,盛也。又多也。《詩·小雅》爾殽旣阜。《傳》阜,猶多也。又長也。《魯語》助生阜也。又山名。《左傳·文十六年》楚大饑,戎伐其西南,至于阜山。又地名。《禮·明堂位》封周公于曲阜。又《左傳·文十五年》置諸堂阜。又阜
【镇】《字彙》俗鎭字。
【皇都】1.京城;国都。汉班固《东都赋》:“获白雉兮效素乌,嘉祥阜兮集皇都。”北周庾信《燕射歌辞·<宫调曲>之三》:“祺祥钟赤县,灵瑞炳皇都。”唐韩愈《早春呈张水部》诗:“最是一年春好处,絶胜花柳满皇都。”许地山《换巢鸾凤》:“北京是皇都,谁敢去打?”2.辽都名。辽神册三年建,会同元年改称上京。故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南波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