谅彼耻不仁释义


【谅】《唐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良去聲。《說文》信也。《詩·小雅》諒不我知。《鄭箋》信也。《朱傳》誠也。《禮·內則》請肄諒。《註》言語信實也。又小信也。《論語》豈若匹夫匹婦之爲諒也。又《揚子·方言》愋諒,知也。《廣雅》哲也。《玉篇》相也,助也。《廣韻》佐也。《正韻》照察也。又蠻州名。《唐書·地理志》嶺南道有諒州。又姓。諒毅,見《戰國策》。諒輔,見《後漢·獨行傳》。又《集韻》或作亮。《爾雅·釋詁》亮,信也。《疏》方言云:衆信曰諒。周南、召南、衞之語也。《詩·鄘風》不諒人只。《傳》諒,信也。本

【耻】《正字通》俗恥字。(耻)《唐韻》敕里切《集韻》丑里切,褫上聲《說文》辱也。从心耳聲。《周禮·地官·司救》恥諸嘉石。《註》恥辱之也。《左傳·昭五年》恥匹夫不可以無備,况國乎。《註》言不可辱也。又《廣韻》慙也。《孟子》人不可以無恥。《註》人不可以無所羞恥也。 或作誀。 《六書總要》从心耳會意。取聞過自愧之義。凡人心慙,則耳熱面赤,是其驗也。俗譌作耻。

【不仁】1.无仁厚之德;残暴。《易·繫辞下》:“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老子》:“圣人不仁,以百姓为芻狗。”《汉书·翟方进传》:“不仁而多材,国之患也。”清任泰学《质疑·经学》:“后母不仁,能调剂其间者,独赖有昆弟。”刘大白《流萤之群》诗:“吸人膏血的蚊子,与其说是无情的刺客,不如看作不仁的富人。”2.引申为不体面。《警世通言·陈可尚端阳仙化》:“贱人,做下不仁之事,你今説屈了甚人?”3.指肌肤肢体麻木,不灵便。《素问·痺论》:“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疎,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王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