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古文〕《唐韻》《正韻》良獎切《集韻》《韻會》里養切,良上聲。《說文》再也。《易·繫辭》兼三才而兩之。又《玉篇》匹耦也。《周禮·天官·大宰之職》以九兩繫邦國之民。《註》兩猶耦也,所以協耦萬民,聯繫不散,有九事也。又《韻會》匹也。《左傳·閔二年》重錦三十兩。《註》三十匹也。又車數曰兩。《後漢·吳祐傳》載之兼兩。《註》車有兩輪,故稱兩。又《玉篇》二十四銖爲兩。又《雞林類事》四十曰麻兩。又《史記·平準書》更鑄四銖錢,其文爲半兩。又《南史·齊和帝紀》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塡胸,名曰假兩。又《唐韻》《集韻》《韻會》力讓
【岸】《唐韻》五旰切《集韻》魚旰切《韻會》疑旰切《正韻》魚幹切,音犴。《說文》水厓而高者。《爾雅·釋地》望厓洒而高岸。《註》厓峻而水深曰岸。《詩·衞風》淇則有岸。《小雅》高岸爲谷。又階也。《張衡·西京賦》襄岸夷塗。《註》襄,高也。岸,殿階也。又魁岸,雄傑也。《前漢·江充傳》爲人魁岸。《註》岸者,有廉稜如崖岸形。《唐書·宦者傳》仇士良以李石稜稜有風岸深忌之。又道岸。《詩·大雅》誕先登于岸。《註》道之極至處也。又露額曰岸。《後漢·馬援傳》帝岸幘見援。又獄名。《詩·小雅》宜岸宜獄。《註》鄕亭之繫曰岸,朝廷曰獄。韓詩作
【黄旗】的旗帜。古代军中用旗。《墨子·旗帜》:“守城之法,木为苍旗,火为赤旗,薪樵为黄旗,石为白旗。”亦为大将的军旗。《尉缭子·经卒令》:“中军黄旗,卒戴黄羽。”宋陆游《送汤岐公镇会稽》诗:“黄旗高十丈,大舟凌虚空。”《水浒传》第七八回:“黄旗按中央戊己,镇太将臺,散乱金霞。”《说岳全传》第五三回:“你可同王贵、张显领兵三千,都是黄旗黄甲,从北方杀入接应。”2.黄色的旗帜。指天子的仪仗之一。唐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江浦黄旗,匡復之功何远。”明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诗:“黄旗入洛竟何样,銕锁横江未为固
【小队】人数少的队伍。唐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诗:“元戎小队出郊坰,问柳寻花到野亭。”宋王沂孙《高阳台》词:“驼褐轻装,狨鞯小队,冰河夜渡流澌。”清查慎行《发辰州马上大雨》诗:“百折冈峦去復迴,弓刀小队转城隈。”2.部队基层编制。现代有些军警支属亦称小队,人数不等。《宋史·兵志九》:“每三人自相得者结为一小队,合三小队为一中队。”王林《智取姜庄子据点》:“贾俊廷是区小队的班长,党员,个子又高,身板又壮。”3.亦称“小队子”。清代地方长官招募来维持治安的兵丁。《老残游记》第七回:“前任养小队五十名,盗案仍是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