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吟】白居易《洪州逢熊孺登》诗:“靖安院里辛夷下,醉笑狂吟气最粗。”宋辛弃疾《沁园春·答杨世长》词:“我醉狂吟,君作新声,倚歌和之。”清方文《扬州遇邓孝威有作》诗:“日夜相过不厌频,狂吟豪饮任天真。”
【不觉】沉睡不醒。《战国策·魏策二》:“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炙,和调五味而进之,桓公食之而饱,至旦不觉。”《百喻经·小儿得欢喜丸喻》:“有一乳母,抱儿涉路,行道疲极,睡眠不觉。”2.不反悟;不觉悟。《文选·张衡<东京赋>》:“流遁忘反,放心不觉。”薛综注:“流情放心,不自反寤。”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泥滞苟且,没而不觉。”3.没有发觉;没有感觉。《晋书·谢安传》:“既罢,还内,过户限,心甚喜,不觉屐齿之折。”唐韩愈《贺太阳不亏状》:“虽有阴云,转更明朗,比於常日,不觉有殊。”明刘基《晚至草平驿》诗:
【兔】《唐韻》湯故切《集韻》《韻會》《正韻》土故切,吐去聲。《說文》獸名。象踞後其尾。《禮·曲禮》兔曰明視。《韻會》歐陽氏曰:兔从免字加一點。俗作兎,非。陸佃云:兔,吐也。明月之精,視月而生,故曰明視。咀嚼者九竅而胎生,獨兔八竅五月而吐子。《王充·論衡》兔舐毫而孕,及其生子,從口而出。又《正韻》亦作菟。《前漢·賈誼傳》搏畜菟。《嚴延年傳》韓盧取菟。
【毫】〔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刀切,音豪。長銳毛也。《老子·道德經》合抱之木,生於毫末。《前漢·鮑宣傳》有益毫毛。又言物細曰秋毫,言毫至秋極纖細也。《孟子》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莊子·知北遊》秋毫爲小,待之成體。《前漢·高帝紀》沛公入關,秋毫無犯。又《謝察微·算經》十絲曰毫,十毫曰釐。《禮·經解》差若毫釐,謬以千里。《晉書·虞預傳》毫釐之失。又筆謂之毫。《陸機·文賦》或含毫而邈然。《唐書·劉知幾傳》每記事載言,則閣筆相視,含毫不斷。又蘸筆曰濡毫,落筆曰揮毫。又姓。漢毫康,封安陽侯。又修毫,狗名。
【枯】《唐韻》苦胡切《集韻》《韻會》《正韻》空胡切,音刳。《說文》槀木也。《史記·諸侯表》摧枯朽者易爲力。又《周禮·天官·鄭註》童枯不稅。《疏》山林不茂爲童,山澤無水爲枯。又《集韻》後五切,音戸。竹名。通作楛。詳楛字註。又叶苦禾切,音科。《黃庭經》金鈴朱帶坐婆娑,調血理命身不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