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画时见侵释义


【刻画】1.雕刻绘画。《韩非子·诡使》:“而綦组、锦绣、刻画为末作者富。”郭沫若《游西安》:“塔之基层四方各有一门,门楣原有刻画。”2.谓精细地描摹,塑造。唐杜甫《白盐山》诗:“词人取佳句,刻画竟谁传。”宋曾巩《东津归催吴秀才寄酒》诗:“心知万事难刻画,惟有醉眠知不忝。”宋苏轼《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诗:“含风偃蹇得真态,刻画始信天有工。”柯灵《香雪海·我们曾经生活在泥淖里》:“剧中着力刻画的,是一家下等客店里的众生相。”3.指过分地雕琢字句。宋曾巩《<强几圣文集>序》:“气质浑浑,不见刻画,远近多称诵之。”清王

【时见】在规定期间朝见天子。《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覲,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郑玄注:“时见者,言无常期。”2.常见。唐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鐘。”唐戴叔伦《过柳溪道院》诗:“日斜深巷无人跡,时见梨花片片飞。”

【侵】《唐韻》《正韻》七林切《集韻》《韻會》千尋切,音駸。《說文》漸進也。又朘削也。《春秋·胡傳》聲罪緻討曰伐,潛師掠境曰侵。又《周禮·大司馬》負固不服則侵之。又侵尋。《史記·武帝紀》天子始巡郡縣,侵尋於泰山。《封禪書》作浸尋。《郊祀志》作寢尋。義同。又歲凶。《穀梁傳·襄二十四年》五穀不登,謂之大侵。《韓詩外傳》一穀不升曰歉,二穀不升曰饑,三穀不升曰饉,四穀不升曰荒,五穀不升曰大侵。又姓。《三輔決錄》有侵恭。又《正韻》七稔切,音寢。貌不揚也。《前漢·田蚡傳》貌侵。《註》師古曰:短小曰侵。亦作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