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古文〕《唐韻》舉云切《集韻》《韻會》拘云切,音軍。《說文》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易·師卦》大君有命。《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爲天下君。又凡有地者,皆曰君。《儀禮·子夏傳》君,至尊也。《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晉語》三世仕家君之。又夫人亦稱君。《詩·鄘風》我以爲君。《傳》君國小君。《箋》夫人對君稱小君。《論語》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又子稱父母曰君。《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又子孫稱先
【非复】是。《后汉书·荀彧传》:“纵数城或全,其餘非復己有。”唐李华《长门怨》诗:“自惊罗带缓,非復旧来心。”清唐甄《潜书·匪更》:“及其敝也,衿倾袪错,四垂紕离,非復緇衣矣。”2.不像是。《太平广记》卷十引晋葛洪《神仙传·王兴》:“帝顾侍臣曰:‘彼非復学道服食者,必中岳之神以喻朕耳!’”清吴骞《扶风传信录》:“竝见姮娥与众仙姬逍遥按乐,殆所谓《霓裳羽衣》、钧天雅奏者,非復人世间所有。”清无名氏《后会仙记》:“仇受而饮之,甘温香美,非復人世间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