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1.古称天子或诸侯。《诗·小雅·斯干》:“朱芾斯皇,室家君王。”郑玄笺:“室家,一家之内。宣王将生之子,或且为诸侯,或且为天子。”《楚辞·招魂》:“君王亲发兮惮青兕。”王逸注:“言怀王是时亲自射兽,惊青兕牛而不能制也。”唐白居易《长恨歌》:“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清谭献《<箧中词>序》:“昇元、靖康,君王为之;将相大臣,范仲淹、辛弃疾为之。”2.诸王之尊称。南朝宋鲍照《还都口号》:“君王迟京国,游子思乡邦。”按,此指临川王刘义庆。南朝梁沉约《游钟山诗应西阳王教》之五:“君王挺逸趣,羽斾临崇基。
【屡】〔古文〕《集韻》《韻會》龍遇切,音慮。數也。《增韻》煩數。又疾也。《詩·周頌》屢豐年。《書·益稷》屢省乃成。《註》屢,數也,當數顧省汝成功也。或作婁。
【飞诏】书。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践蛇茹蛊不择死,忽有飞詔从天来。”唐李山甫《贺邢州卢员外》诗:“紫泥飞詔下金鑾,列象分明世仰观。”2.飞传诏书。唐李冗《独异志》卷上:“陶弘景隐居茆山,梁武帝每有大事,飞詔与之参决。时人谓隐居为‘山中宰相’。”清周亮工《书影》卷三:“即飞詔释李先生,就诣会昌为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