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顶】1.山之最高峰。南朝梁沉约《早发定山》诗:“倾壁忽斜竖,絶顶復孤圆。”唐杜甫《望岳》诗:“会当凌絶顶,一览众山小。”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予游大邑鹤鸣观,所谓张天师鵠鸣化也。其东北絶顶,又有上清宫。”陈毅《水晶坡又阻雪》诗:“攀登絶顶望天海,新月初挂远山角。”2.比喻事物之最高境界。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论其词品,已臻絶顶,古今不可无一,不能有二。”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五·王文成》:“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踞絶顶。”冰心《山中杂记》七:“而见海鸥,却使我联忆到千古颂
【水】《唐韻》《正韻》式軌切《集韻》《韻會》數軌切,稅上聲。《說文》準也。北方之行,象衆水流,中有微陽之氣也。《徐鉉曰》衆屈爲水,至柔,能攻堅,故一其內也。《釋名》水,準也,準平物也。《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隂氣,在黃泉之下,任養萬物。水之爲言濡也。《書·洪範》五行,一曰水。《又》水曰潤下。《正義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體,水最微,爲一。火漸著,爲二。木形實,爲三。金體固,爲四。土質大,爲五。《易·乾卦》水流濕。《說卦》坎爲水。《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天文訓》積隂
【花】〔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又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又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又《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 《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鄭氏曰:,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