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赍志】“賷志”。怀抱着志愿。唐黄滔《祭崔补阙文》:“賫志殁地,其痛何如?”明张景《飞丸记·盟寻泉石》:“还有一等兔死狗烹,衔寃賷志,如汉代韩彭。”林基路《囚徒歌》:“但见忧国伤时之士,赍志含愤赴刑场。”齎志:谓怀抱着志愿。南朝梁江淹《恨赋》:“齎志没地,长怀无已。”宋晁补之《蔡州叔父金部挽辞》之一:“清世急贤千载事,白头齎志一州麾。”清万邦荣《偶感》诗:“卧龙思復汉,齎志何曾申。”典
【遂】〔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徐醉切,音穟。《廣韻》達也。《禮·月令》慶賜遂行,毋有不當。《註》言通達施行,使之周徧也。《前漢·王陵傳》上佐天子理隂陽,下遂萬物之宜。又進也。《易·大壯》不能退,不能遂。《書·仲虺之誥》顯忠遂良。《註》良則進之也。又成也,從志也。《禮·月令》百事乃遂。《註》遂,猶成也。《詩·衞風》言旣遂矣。又稱也。《詩·曹風》不遂其媾。又竟也。《前漢·平傳》吾聞先生事魏不遂。又盡也。《禮·曲禮》有後入者,闔而勿遂。《註》遂,闔之盡也。又《正韻》因也,兩事相因而及也。《詩·邶風》問
【沈泉】泉”。1.指深渊。比喻险境。三国魏曹植《吁嗟篇》:“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泉。”丁晏铨评:“《志注》作‘渊’,唐人避讳改渊为‘泉’,当作‘渊’为是。”2.犹言没入深渊之中。唐李白《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诗:“抱石飞献玉,沉泉笑探珠。”唐黄滔《水殿赋》:“穿河彰没地之象,泛水示沉泉之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