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诗歌 >
宋词
> 酒泉子·长忆西山
上一卷
下一卷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来几向画图看,终是欠峰峦!
潘阆
酒泉子·长忆西山
酒泉子·长忆西山原文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来几向画图看,终是欠峰峦!
酒泉子·长忆西山注释
【灵隐寺】州西湖西北之北高峰下。晋咸和元年印度僧人慧理创建,慧理以为“佛在世日,多为仙灵之所隐”,因建寺名“灵隐”。唐会昌年间曾毁,五代时吴越国王钱俶命高僧王延寿主持扩建,规模宏大,盛极一时。元至正十九年毁于兵事。后历经明清六次毁、建,清康熙时曾改名云林寺,现存大殿是清代遗物。解放后又经两次大修。该寺为我国禅宗十刹之一。寺前有飞来峰、冷泉亭等胜景,为西湖游览胜地。唐孟棨《本事诗·征异》:“宋考工以事累贬黜,后放还,至江南,游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吟行。”《警世通言·陈可常端阳仙化》:“当下郡王钧旨,分付都管:‘明日要去灵隐寺斋僧,可打点供食齐备。’”清陈维崧《满江红·寿武林徐世臣贤配邵孺人六十》词:“夜雨对眠灵隐寺,春帆竞掠雷峰塔。”典
酒泉子·长忆西山赏析
上片起首一句点明题旨,然后直接进入回忆。第二句用两个地名词和两个方位词,带出了寺前山后的一切风景点。第三句是近景小景,展现了广阔的背景以后,再专门回味游览冷泉这一名胜时的情形,自然也有举一点以见全貌的作用。以上两句是全篇中唯一正面写景的地方,但句中只标明地点方位和说明旧日曾经亲游,至于这里的风景到底怎样美好,作者却不直说。这样写可以让读者驰骋想象,他们有可能填补出比任何笔墨、色彩都多得多、美得多的景象来,这是艺术空白的妙用。上片结尾一句意思是说这里游憩,即使酷热的三伏天也如清爽的秋日。如果说前两句写景只点出景哪里,是使用了艺术的拙笔的话,那么这一句无边的美景之上精心捕捉山光物态的神韵,则使用了艺术的巧笔。 过片两句是想象。冷泉亭左侧有呼猿洞,相传晋代僧人慧理曾蓄白猿于此。这两句虚事实写,更添了西山灵气。从内容上看,作者这两句中似乎还通过白猿的长啸而去,怀念杳无踪迹的慧理,然后再通过对慧理的追缅,遥寄自己许身湖山、与猿为侣的愿望。结拍两句,意思是说:别后因为甚思西山而不可得,只好找来西山的画图频频观看,但那上面终究找不出真山峰的美质来。这里用图画作为反衬,西山的灵姿秀气因此更为突出了。“欠峰峦”,指缺少峰峦,实际上是说没有好的峰峦。“画图”,别本作“画阑”(“阑”同“栏”),说人所处的地方多次凭阑而望,终是看不到西山那些优美的山峰。这样当然也通,但少了西山比图画更美丽这层意思。
潘阆
简介
简介暂无
潘阆
的其它诗歌
酒泉子·长忆西山
酒泉子·长忆观潮
酒泉子(十之七)
酒泉子(十之八)
酒泉子(十之九)
酒泉子(十之四)
酒泉子(十之三)
酒泉子(十之一)
酒泉子(十之五)
酒泉子(十之二)
自诸暨抵剡
樽前勉兄长
自诸暨抵剡
自诸暨抵剡
自诸暨抵剡
赠林处士逋
赠吴处士棋
中秋无月
中秋与柳赞善开宗赞善坦寇学士准宿宋拾遗白宅不见月
中秋月
舟中自吴之越寄润州柳侍御开杨博士迈
赠冯德之道士
赠道士王介
寓泊浙江寄汉阳孙迈郎中
与道士冯德之话别
与人游会润州金山寺
与张覃秀才邺中途次言别
游龙虎山赠天师
游龙虎山赠天师
雪夜有感
忆贾阆仙
游当涂
叙事答所知
叙吟
晓泊嶀浦寄剡县刘贶员外
谢寇员外准见示诗卷
闻高舍人锡下世
喜腊雪
夏
夏日宿西禅院
闻陈贽郎中下世
望湖楼上作
维扬秋日牡丹因寄六合县尉郭承范
题思归鸟
题萧山只园寺门
题资福院石井
宿灵隐寺
岁暮自桐庐归钱塘晚泊渔浦
送冯尊师德之出长安
送孙学士两浙转运使兼简杭州知府张侍郎
送孙学士两浙转运使兼简杭州知府张侍郎
送王长洲禹偁赴阙
送崇教大师惠思归山
书璿公房牡丹
送成库部肃建安监税
上李学士
书诗卷末
阙下留别孙丁二学士归旧山
暮春漳川閒居书事
钱塘秋夕旅舍感怀
秋日登楼客次怀张覃进士
秋日旅舍感怀
秋日题琅琊山寺
落叶
旅舍秋夕书怀
落花
句
离滁阳
留别金山寺
九华山
金陵禁林有感
金山寺留题
寄赠柳殿院开授崇仪使赴边上
寄会稽仲休山人
寄石隐之
寄陈希夷
癸未岁秋七月祷禹庙
过华山
孤山寺见从房留题
瓜州临江亭留题
宫词
赴滁州散参军途中书事
春日对酒书事
到钱塘却寄姑苏太守
长安道中
呈钱塘知府薛谏议
曹娥庙
北高峰塔
泊禹祠
酒泉子·长忆西山诗句
长忆西山
灵隐寺前三竺后
冷泉亭上旧曾游
三伏似清秋
白猿时见攀高树
长啸一声何处去
别来几向画图看
终是欠峰峦
可能你会感兴趣
度浮桥至南台
朝中措
朝中措
卜算子
钗头凤
剑门道中遇微雨
书愤
游山西村
孤雁儿/御街行
[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