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年】多年;累年。《列子·周穆王》:“积年之疾,一朝都除。”《后汉书·方术传下·郭玉》:“弟子程高寻求积年,翁乃授之。”唐韩愈《元和圣德诗》序:“外斩杨慧琳、刘闢以收夏蜀,东定青徐积年之叛,海内怖骇,不敢违越。”《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高赞请个积年老教授在家馆穀,教着两个女儿读书。”鲁迅《彷徨·肥皂》:“她有时自己偶然摸到脖子上,尤其是耳朵后,指面上总感着些粗糙,本来早就知道是积年的老泥,但向来倒也并不很介意。”2.指有多年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或阅历很深、懂得人情世故的人。元关汉卿《金线池》第四折:“
【欣慕】,爱慕。汉桓谭《新论·祛蔽》:“关东鄙语云: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西向而笑;知肉味美,对屠门而嚼。此犹时人,虽不别圣,亦復欣慕。”金王若虚《李仲和墓碣铭》:“仲和素嗜杂学,闻輒欣慕,予尝力排之,能折其口而不能夺其心也。”清曾国藩《<湖南文徵>序》:“惟考据之文,蒐集极少。前哲之倡导不宏,后世之欣慕亦寡。”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五节:“汉武帝开河西四郡,羌人欣慕汉文化,陆续内附,与汉人杂居凉州各郡县。”
【逸群】众。汉蔡邕《太尉桥公碑》:“岐嶷而超等,总角而逸羣。”唐韦应物《答裴处士》诗:“况子逸羣士,栖息蓬蒿间。”宋赞宁等《宋高僧传·习禅五·庆诸》:“寻传经讲,自谓为僧有逸群事业。”明孙柚《琴心记·相如倦游》:“虽幸蒙知遇之隆,尚未逞逸羣之志。”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古今痛哭之人,卞和惟尔;颠倒逸羣之物,伯乐伊谁?”
【才】《唐韻》昨哉切《集韻》《韻會》《正韻》牆來切,音裁。《說文》艸木之初也。从丨,上貫一,將生枝葉。一,地也。《徐曰》上一,初生岐枝。下一,地也。《六書正譌》才,木質也。在地爲木,旣伐爲才,象其枝根斬伐之餘。从木省。別作材,非。又天地人爲三才。《易·繫辭》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 一曰能也。《禮·文王世子》必取賢斂才焉。《論語》才難,不其然乎。《前漢·武帝紀》其令州縣舉茂才異等。《唐書·百官志》擇人以四才。《邵堯夫曰》臨大事然後見才之難。才者,天之良質也,學者所以成其才也。又質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