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惟涵宝刹释义


【净】《唐韻》楚耕切《集韻》初耕切,音琤。冷貌。

【惟】〔古文〕《唐韻》以追切《集韻》《韻會》夷隹切,音維。《說文》凡思也。从心隹聲。《玉篇》有也,爲也,謀也,伊也。又語辭也。《毛晃曰》有是惟之惟,書濟河惟兗州之類。有思惟之惟,書視遠惟明,詩載謀載惟之類。有惟獨之惟。書惟王不邇聲色之類。又姓。又《正韻》無非切,音微。義同。◎按《說文》从心隹聲,則梁韻弋隹切,唐韻以追切,宋韻夷隹切,切喩母也。獨正韻竟作無非切,則切微母矣。

【涵】《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南切,音含。《說文》水澤多也。《揚子·方言》涵,沉也。楚郢以南曰涵,或曰潛。又容也。《詩·小雅》僭始旣涵。又《集韻》胡纔切,音咸。詩小雅鄭康成讀。又《廣韻》胡感切,音頷。《玉篇》沒也。一曰水入船。 《集韻》或从圅作,从岑作涔。

【宝刹】1.佛国,佛土。据佛经,佛土有七宝庄严,故称。刹,梵语刹多罗的音译省称,意为土地或国土。《庄严经》卷下:“诸佛国界虽严饰,难比如来宝刹中。”2.佛寺;佛塔。南朝梁沉约《内典序》:“灵仪炫日,宝刹临云。”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望香山寺寄舒员外》诗:“晚登西宝刹,晴望东精舍。”明王世贞《鸣凤记·邹林游学》:“矗天宝刹凌云气,吞日瑶山喷火光。”《痛史》第二三回:“自家疯道人是也。歷尽名山宝刹,採尽异卉奇葩,修合成药,普济世人。”